我们擅长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
欢迎浏览我们的案例。
今日凌晨,2023“科技圈春晚”,苹果秋季发布会如约而至。
这次苹果发布会的中文主题是“好奇心上头”,在海报上,苹果用蓝色和银色的类似沙子的设计,重构了苹果的 LOGO。
这也是最近几年来,苹果亮点最多的一场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 iPhone15 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9、Apple Watch Ultra 2,亮点包括:全球首颗 3nm 芯片 A17 的亮相、Type-C 口的打通、与 Vision Pro 空间计算设备在交互上的贯通、推出了首款碳中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等等……
好奇心上头
地表最强芯片出世:S9、A17
这次发布会上,苹果一下子发布了两颗迄今为止最强的芯片 S9 和 A17,分别用在手表和手机上。
在 S9 小小的芯片上,CPU 被塞入了 56 亿个晶体管,比上一代的 8 系列多了 6 成,GPU 的提升最快达到了 30%。此外,S9 芯片还塞入了一个全新的四核神经网络引擎,使得处理机器学习任务的速度提升了两倍。
而依托于 S9 芯片的底层能力,支持了 Apple Watch Series 9 实现更多的功能。
S9
设想一个场景——当用户在使用苹果手表唤起 Siri 的时候,不用再借助云端,再手表端就可以实现计算,这意味着,当 Wi-Fi 信号或者蜂窝网络不好的时候也可以直接使用。
而 S9 其实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它的神经网络引擎还能够帮助苹果手表运行更高级的 Transformer 模型。这也符合库克在不久前提到的,“将 AI 和机器学习视为基础核心技术,嵌入到苹果每一个产品中”的理念。
具体而言,在这个引擎的支持下,S9 的听写能力比上一代提升了 25%,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用 Siri 直接访问自己的手表里面记录的健康数据——你可以直接问手表,“我昨晚睡了多久?”、“我的大姨妈什么时候?”、”现在该吃药了吗?”等等。手表会对此一一进行回复。
iPhone 15 系列
A17 则是全球首颗 3nm 制程的芯片,这颗芯片在技术水平上最大的亮点是:CPU 的核心性能提升最快可以达 10%,单线程的技术甚至超越了一些高性能的桌面级 PC。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 A17 上,苹果的 GPU 迎来最大的设计更新,采用了 6 核设计,峰值性能提升最高 20%。苹果表示,这次的升级主要是为了三个目标服务:提升性能和能效、运行更为复杂的程序、增加新的渲染功能。
A17
具体而言,这颗 A17 上就能直接用光线追踪,给用户提供更有沉浸感的游戏体验和 AR 应用体验。
其次,A17 上所搭载的神经网络引擎,使得在运行机器学习模型时的速度提升最快可以达两倍,每秒可执行最高 35 万亿次操作。
而苹果是一家极其注重技术落地的公司,这部分 AI 的能力,苹果也举了几个实用的例子,比如为有失语风险的用户创造个人语音、从照片中提取主体、自动改正以提升输入准确性、在嘈杂的环境下的语音凸显功能。
此外,这颗 A17 上还塞入了一些专用引擎,比如 Prores 编解码器、用于驱动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的显示引擎、为流媒体提供高效高质视频体验的专用 AV1 解码器等等。
老动作和新创意都有了
这次更新的手机和手表产品的一大看点是,都有了 UWB 芯片的回归,来提升多种不同设备之间的交互体验。
比如,当佩戴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用户靠近 Homepod 时,手表中会自动弹出媒体列表,用户可以在手表上操作 Homepod 的音频开停、大小等等。或者,用户也可以用这个手表来查找手表,或者是用手机来查找临近的苹果手机等等。
另外,Type-C 在手机上出现,也是这次 iPhone 15 的一大看点。此前,苹果已经在电脑等设备上尝试改用 Type-C 口,而这次则是直接贯彻到了手机上,用户可以用数据线来进行数据传输、音频视频的传输等等。
这对于用户来说最大的利好可能在于,家里那些 Type-C 口数据线,从此得以不再闲置了。
不过,这两项更多是苹果之前老动作的延续,此次在 iPhone 15 上,还有一些创意的卖点。
比如,最近几年在安卓阵营十分火热的卫星通讯功能,苹果这次也做了一些借鉴,提供了卫星 SOS 紧急联系功能。
用户在户外开车遇险情却没有信号的时候,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联系到美国最大的道路救援服务厂商 AAA。不过,这项功能是否开放给国内的用户尚且未可知,美国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这一功能两年的时间。
卫星救援
另外,此前的 iPhone 将手机静音的功能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个实体按键,这是苹果手机非常经典的一个设计。这次,苹果决定改变!
在 iPhone 15 Pro 上,苹果将其重新设计,并且把这个按键的定义权交给了用户——用户通过长按这个按键,来调出语音备忘录、拍照等等。
静音键自定义
为 Vision Pro 的空间计算做了铺垫
在不久前,苹果发布了全球瞩目的 Vision Pro 空间计算设备,在苹果看来,这款设备并不是孤岛,苹果其实正在考虑如何把相关的能力和场景,贯通到手机、手表等的设备当中。
这次,Apple Watch Series 9 在交互上最有意思的一项升级是,用上了在 Vision Pro 上示范过的微手势功能。设想一个场景,当你在遛狗或者手上拿着咖啡的时候,一只手被占用了,而此时一通电话打进来了,戴着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那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互点两下, 就可以接通电话、挂断电话。
或者用户也可以用这个微手势操作,来控制音乐的播放暂停、推迟闹钟、结束计时器、召唤智能叠放等等。
在拍摄上,iPhone 15 Pro 最有意思的是,突破了智能手机拍摄能力的极限——能够拍摄空间视频。
具体而言,iPhone 15 Pro 上的超广角和主摄能够支持拍摄三维感觉的视频,苹果手机拍摄的这些素材能够在未来的 Vision Pro 上观看,并且也可以分享给更多的 Vision Pro 用户观看。不过这项功能苹果并没有分享太多,也不会那么快上线,拭目以待吧。
碳中和首次占据超长篇幅
在这次发布会上,碳中和成为了一项隐形的主角,苹果工程师们专门开了一个章节来讲述他们的成果。
苹果此前已经官宣在 203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并且在全球多个地方的办公室已经实现了碳中和,但在 2023 年的今天,苹果交出了第一款的实现碳中和的消费电子类产品——Apple Watch Series 9。
Apple Watch Series 9
据介绍,苹果这款产品实现碳中和,主要从材料、电力、运输三方面发力。
首先,在材料方面,苹果如今不再过多使用能耗很高的皮革材料和传统金属,转而采用碳影响更低的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来加工产品。
比如,在 Apple Watch Series 9 上,苹果在表壳中采用了 100% 的可再生铝金属、锡、铜、钨等,并且在电池中首次 100% 使用可再生钴。此外,Apple Watch Series 9 的回环式运动表带也重新得到了设计,采用的是 82% 的可再生纱线制作。
其次,电力一直是消费电子厂商最大的碳排放源,从 2015 年开始,苹果一直在加州等地投资太阳能装置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并且要求供应商也采用同样的生产方式。
在发布会上,苹果方面宣布,从 2023 年起,所有的苹果手表的制造 100% 由这些清洁的绿电供应。
最后,运输环节往往是消费电子产品产生碳排放的“最后一公里”,为此,苹果重新设计了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包装。具体而言,采用 100% 的纤维材质,并且包装的设计更紧凑,主要可以让手表在运输过程中的单程运货量增加 25%。
未来,碳排放量仅为空运的1/20 的海运,也会被更多使用在苹果产品的运输环节中。
苹果方面表示,通过材料、电力、运输三个环节,将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碳足迹大幅度减少了 78%,而剩余的碳排放,苹果也会用碳信用额项目(比如森林、湿地、草原)来抵消掉。
这波操作,使得这款产品的最终净碳足迹降到了0,成为历史上第一款碳中和苹果产品。而为了增加这些操作的公信力,苹果还邀请第三方机构介入认证,包装盒上会印上“carbon neutral”的标识。
价格方面,iPhone 15 系列 5999 元,iPhone 15 Plus 6999 元起售,iPhone 15 Pro 7999 元起售,iPhone 15Pro Max 9999 元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