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擅长商业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
欢迎浏览我们的案例。
《我不是药神》是最近的话题之王,支付宝小程序也因《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带动访问量暴增414%,但是与微信小程序和快应用相比则显得微不足道。
轻应用“双雄争霸”格局初显雏形,新旧势力角逐应用分发市场
微信小程序(邯郸小程序开发)截止2018年5月已推出100万个小程序,日活跃账户超过2.8亿个。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平台的引流,然后再通过获得用户手机权限建立桌面快捷方式,把应用场景衍生到系统桌面,从而形成微信生态闭环。微信小程序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并带来了一场APP革命,挑战硬件厂商在应用分发市场的地位,成为轻应用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
而受到威胁的十大手机厂商也不甘示弱,在2018年3月20日推出“快应用”标准,以应对“微信小程序”在应用分发市场的威胁。时至今日使用快应用的开发者已经超过3800人,应用程序突破200款,支持近10亿设备。快应用依靠手机系统丰富的应用场景,获取用户流量并提高手机厂商在应用分发市场的话语权,以此应对小程序的微信。无论是在体量还是功能上快应用都与微信小程序旗鼓相当,是微信小程序最有力的对手。
虽然“轻应用”市场出现了包括微信小程序、快应用等一大批小程序,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微信小程序和快应用两种轻应用,轻应用市场已初显“双雄争霸”格局。不过,无论是微信小程序还是快应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微信小程序存在两大优势与三大先天不足
微信小程序作为轻应用的倡导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威胁到硬件厂商在应用分发市场上和手机流量入口中的地位,都归功于微信小程序拥有微信这个大流量池的优势。
微信已经是成为全民级移动通讯工具,不仅拥有数量巨大的用户数,而且用户粘性还高。据统计2017年底微信登陆人数达到9.02亿,日均发送微信次数为 380 亿,微信俨然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而在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移动App独立设备数》中显示微信的用户粘度高居APP榜榜首,占据了国内网民 23.8%的时间,远远高于排在第二的腾讯视频的4.9%。
微信小程序只需依托微信巨大的流量和高粘性就能比其他“轻应用”来说能够更容易获取到更多的用户流量,而微信小程序又能为微信提供更多的功能,反哺微信为微信吸引更多的用户。可微信小程序开创了“小程序”这种全新的应用,并且也在“轻应用”市场中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也难以掩盖许多先天不足之处。
首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无论是微信小程序还是支付宝小程序都是以自家APP为平台运行,并依靠其巨大的流量池生存发展。虽然腾讯今年5月公布第一季度综合业绩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全球月活跃账户达10.4亿,其全球用户数仅次于Facebook,但全国14亿用户中使用微信的人数不及80%,而小程序又是以微信为生存平台,微信流量池的流量始终是存在上限的,故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和发展受微信平台的限制、不利于微信小程序的普及和全球化。
其次,小程序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同时具备 HTML 5 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点,这是微信小程序最大的优势但同时也为微信留下了一个天生的缺点。那就是小程序采用的前端栈技术开发,对网络的依赖较高,小程序就像是web网页一样,小程序需要的功能很大一部分都寄存在服务器上,在用户网络不佳或是无网络情况下,小程序和服务器之间无法建立通讯连接,致使小程序基本丧失其功能。
最后,微信小程序不仅打开了轻应用时代的大门,更是直接威胁到传统硬件厂商在应用分发市场中的地位。即便微信小程序已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一是微信小程序功能太过简单。微信小程序以“小”著称,讲究的是以最小的内存占用做最核心的事,微信小程序做到了“化繁为简”却没能做到“化简为精”,甚至某些核心功能方面都没能完善,例如金融类小程序,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处于安全考虑,只让金融类小程序显示信息却不能交易,而交易则是金融小程序的核心功能之一,所以极大的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是微信小程序优化不足。如果是微信小程序没能做到“化简为精”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微信小程序的优化不足就不是无心之过了。比如很多微信小程序打开就有明显的卡顿现象,特别是微信小游戏尤为突出,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网络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小程序的优化不足所致。
后发先至,快应用具有先天优势但后劲不足
微信小程序推出已经一年多,不但在轻应用市场的表现十分抢眼,而且还在一步步蚕食传统硬件厂商的应用分发市场的入口和流量。在应用分发市场被入侵的形势下,今年3月20日十大国产手机厂商联合发布了“快应用”标准,正式与微信小程序展开竞争。从发布会可以看到十大厂商对快应用信心满满,那么快应用又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用以反击微信小程序呢?
快应用标准统一,利于大面积推广。 “快应用”是以“OV华米”为首的十大手机厂商基于硬件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应用生态。快应用采用的技术跟微信小程序类似,都是基于前端栈技术开发和原生渲染。由于快应用采取统一的开发标准和开发平台,而且技术跟微信小程序技术类似,所以更利于快应用在轻应用市场上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主流手机都支持这个标准,所以不存在快应用不兼容的问题。同时,由于快应用和小程序都采取了相似的技术,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开发者将小程序微改就能投入到快应用市场中,大大节省了开发者的开发时间和资金。
更符合用户和系统习惯。 安卓系统在手机市场普及已有十余年,用户对于安卓系统的交互逻辑早已习惯,而快应用虽然属于轻应用类,并且与传统APP有较大区别,但是在交互逻辑、调用内存和操作方式方面基本与安卓普通APP一样。快应用是基于手机系统的桌面级应用,安卓系统中处理应用时较微信小程序有更高的权重,具有优先处理,优先分配内存资源的优势。
潜在用户量极大。 快应用由中国十大手机厂商共同推出,十家手机厂商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70%的份额,在发布会上小米副总裁洪锋称,支持快应用的手机有10亿部,手机的拥有者都是快应用的潜在使用者,并且快应用会成为手机的预装软件,这样一来手机用户转化为快应用用户的转化率将大大提高。
快应用晚于微信小程序推出,虽清楚的看到了微信小程序的不足,并做出一些修改,但由于各手机厂商貌合神离,导致快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用户粘性不高。快应用拥有国内十大手机厂商的支持,旗下近10亿部手机的用户均有可能成为快应用的用户,但是快应用被使用的机会并没有微信那么高,快应用不仅要与桌面APP争夺流量,还要与微信小程序竞争,这样一来用户做同一件事就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间接降低了用户对快应用的依赖度。
快应用入口寻之不易。快应用入口普遍较浅,处于系统桌面或应用商店中,快应用一般都在系统桌面中的文件夹、抽屉、负一屏中,用户寻找起来虽然方便但是不够快捷,丧失了入口浅的优势;而另一方面虽然用户在应用商店中可使用搜索功能找起来也较为方便,但是失去了入口较浅的优势。总之快应用虽然优势巨大,短板也不太明显,但是就用户的使用体验来说还是略逊于微信小程序,要追上或超过微信小程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快应用使用者直追微信小程序,与其二分“轻应用”市场
快应用发布至今已有三个月左右,表现可圈可点,虽然没有达到发布会时说的10亿用户,但快应用也已经覆盖了旗下10亿台移动设备,并且有超过3800位开发者,而且快应用在“轻应用”市场的成长空间也比较大。第三方服务商即速应用发布了一份《2018年小程序生态进化报告》显示,微信小程序用户已突破6亿,小程序已超过100万,表现依旧强劲。
微信小程序与快应用在“轻应用”市场表现都十分出色,而支付宝、百度等小程序的加入不会影响到未来“轻应用”市场的大体格局,那么未来轻应用市场的大体格局怎样,快应用和其他新兴小程序的前途又如何呢?
可能性一,快应用用户数将几何式增长,可能追平微信小程序。快应用进入“轻应用”的市场明显晚于微信小程序,但是快应用身靠10大手机厂商,有众多手机用户可转化为快应用用户,可在极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用户量,这将让快应用在短期内用户规模成几何式增长,迅速追上微信小程序用户数。
可能性二,“轻应用”市场出现“两超多强”格局。微信小程序用户超过6亿,日活跃量以超过2.8亿人次,小程序数量也突破百万,一切数据都蒸蒸日上;而快应用虽然用户转化率极高,能在用户数量上短时间上赶上微信小程序,但是在快应用在用户活跃度和生态上目前还是在短时间内较微信小程序有一定差距。
支付宝、百度等小程序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都无法成为与微信小程序和快应用相抗衡的“一超”,仅能在某特定领域施展拳脚。无论是现在占有优势的微信小程序还是在未来有机会反超的快应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而相对应的“轻应用”市场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两超多强”格局。
小结
总的来说快应用的推出不仅能让手机厂商有一件利器能与微信小程序去争夺应用分发市场和用户流量入口,而且还有利于推动“轻应用”市场的整体发展,推动APP的Web化。微信小程序(邯郸小程序开发)、快应用作为“轻应用”里的佼佼者,都有能力和希望成为“轻应用”市场的领导者和传统APP应用的革命者,作为后来者的快应用能否“后来居上”还得等待市场和消费者的回答。